標準化丨解答!為何要做團體標準……
發布時間: [2024-11-08 11:01:34]來源: 作者:
一、團體標準是什么?根據《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國標委聯〔2019〕1號)文件,團體標準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標準。
二、團體標準和其他標準的關系?根據《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國發〔2015〕13號)文件,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由6類整合精簡為4類,分別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分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側重于保基本,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側重于提高競爭力。同時建立完善與新型標準體系配套的標準化管理體制。
三、團體標準是否可以升級國家標準?根據《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9號)文件,第十六條 對具有先進性、引領性,實施效果良好,需要在全國范圍推廣實施的團體標準,可以按程序指定為國家標準。根據《推薦性國家標準采信團體標準暫行規定》(國標委發〔2023〕39號)文件,結合我國現有推薦性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特點,在推薦性國家標準工作機制基礎上,暢通渠道、簡化程序、縮短時間,規范國家標準采信團體標準程序。此《暫行規定》搭建了先進適用團體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的渠道,將有效促進團體標準創新成果推廣應用,增加推薦性國家標準供給,提升國家標準質量水平。
“快”:是指團體標準制定周期短 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例如團體標準制定周期平均為3~10個月,而國家標準制定周期為2~3年;
“新”:是指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還沒有出臺的情況下,團體標準能填補新技術、新產業、新領域等標準空白,具有內容的創新性。例如,針對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發展如火如荼、陷入混亂時,2017年7月,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編制《共享自行車技術條件》《共享自行車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為引導共享單車規范發展提供了標準支撐;
“活”:是指相異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復雜的制定和審批流程,團體標準制定流程更靈活,國家對團體標準不設行政許可,社會團體具有高度的團體標準制定自主權;
“高”:是指團體標準的技術指標可有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例如,《航空客運乘務服務規范》等80余項“上海品牌”評價認證依據團體標準,有效助力了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等“上海品牌”認證。2018年,上海市食品接觸材料協會發布全國的《餐飲服務(網絡)外賣(外帶)用紙碗通用技術要求》等3項團體標準,采用淋膜紙碗替代塑料送餐盒,在保證送餐盒質量安全的基礎上,減少75%以上的塑料垃圾。
(1)提高產品及服務質量:制定團體標準可以強制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保障。
(2)改善企業形象:遵守團體標準可以提升企業的形象和品牌價值,建立更好的公共形象。
(3)促進企業發展:團體標準能夠幫助企業規范自身的生產和管理行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4)加強行業合作:團體標準可以促進行業內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以實現共同發展和共贏。
(5)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制定團體標準可以提高企業參與市場的門檻,減少低質量、低價競爭,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6)有機會申報國家級獎項:符合有關國家級獎項申報條件的團體標準項目或組織,可由所在行業協會或商會進行推薦申報,有助于提高企業及其產品的知名度。
(1)獎勵補貼:根據《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哈政規〔2021〕1號)第四條第十六項,對主持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且國際標準為國際標準化組織已批準發布、國家標準為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已批準發布、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為已在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企業給予獎勵補助。隨著國家對團體標準不斷地重視,團體標準在各地的重視度正逐步加碼。2023年11月1日國家標準采新團體標準的系統已經正式啟動,為團體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提供了快速渠道。
(2)大勢所趨:社會對標準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團體標準的數量還將繼續增長。同時,科技的發展和新興產業的崛起,團體標準的領域將進一步拓寬。隨著團體標準的推廣和應用,社會對團體標準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將進一步提高。更多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將參與到團體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中來。現如今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團體標準也將更加注重與國際接軌,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團體標準的交流和合作。
(3)掌握話語權:掌握行業內團體標準指標話語權,團體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規定的行業的門檻,促進了整個行業的行為規范以及發展方向。通過標準戰略實現市場引領的作用,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團體標準是新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型標準體系中的核心部分。團體標準在市場上積極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團體標準團體標準與生俱來的實用性、市場貼合性,對市場具有引領的作用,通過參與制定團體標準,有利于提升企業在相關領域話語權,彰顯企業實力。
(4)市場需求:團體標準在行業中擁有影響力及引領性,是企業引領市場、扎根市場的強力抓手,它既能夠填補國家標準的空白,又能夠靈活吸納行業內優質的新產品、新技術,及時反映行業特點,企業通過參與制定團體標準,能夠體現行業杠桿,體現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搶占市場先機。企業通過參與團體標準的制定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引領行業發展。
(5)專精特新:標準制定為必要條件,招投標加分項,團體標準作為“自下而上”由市場提出制定的標準,具有制定速度快、對市場需求響應及時、標準推廣高效等優點,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重要補充。各地專精特新申報,參與制定團體標準是可以加分的。在招投標文件中,團體標準可以作為項目的加分項,在國家的項目招投標中,對團體標準的認可度是很高的。從目前國家鼓勵團體標準發展的政策來看,團體標準是國家非常支持的。
(6)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的重要指標: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團體標準規范優質發展的意見》強調,要促進團體標準優質發展。支持團體標準組織更加開放,鼓勵國際標準提案,建立機制進行國際合作。同時也要完善團體標準的激勵政策,將團體標準作為科研項目成果的重要考核指標,鼓勵用人單位增加在職稱評定中的團體標準評分權重。團體標準在職稱評定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并成為申請人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作為一項重要的專業實踐活動,團體標準的參編對于個人職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并能夠反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9號)
《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國發〔2015〕13號)
《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國質檢標聯〔2016〕109號)
《團體標準化 第1部分:良好行為指南》(GB/T 20004.1)
《團體標準化 第2部分:良好行為評價指南》(GB/T 20004.2)